滋養與醒悟飲食(精準生酮飲食):我的美食尋覓心路歷程

生酮飲食

我花了二十年尋找適合自己的飲食方法,生酮飲食裡的幾個重點幫助我完成了這個食療拼圖,主要是我攝取的油脂品質雖然正確,但是量還不過多,當量超過熱量半數以上時,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我精神與情緒感覺的非常穩定,超乎我意料之外的好。

先說說我的食療探索歷程:

我在未進入另類飲食領域前,並不是飲食習慣差的食客,我也不屬於外食族,經常自己煮飯燒菜,也不是大魚大肉的饕客,而且不抽菸、不喝酒、鮮少熬夜、也不看電視(不是沙發上的馬鈴薯)。
我執行的第一個非正統營養醫學的飲食法是唐納蓋茲小姐的身體生態飲食法,其要點是醣、無麩質(低過敏原)、無酵母(發酵)的改善腸道生態的飲食方法,為期半年,當時居住在美國吃了很多有機生菜沙拉配檸檬汁油酸醬(醋是不鼓勵使用的發酵食物),油主要是有機亞麻仁油與椰子油,其中椰子油有抗念珠菌的能耐,亞麻仁油有消炎的作用,吃的穀類是無麩質的有機糙米、藜麥、莧籽、小米、蕎麥,也不吃乳製品,所有做為是為了避免發炎,以及控制腸道的壞菌,讓好菌再長回來,改變菌叢生態,效果感覺不錯,腦袋瓜很清楚。

當時學到一點是補牙的含汞銀粉與腸道念珠菌是息息相關的,念珠菌外殼有許多含硫的官能基可以結合汞,殺死念珠菌時,這些汞會被釋放產生毒害,身體為了自保,又會拼命吃澱粉與糖類將念珠菌再度繁殖綁住汞毒,反反覆覆無法根除問題。所以,沒有去除銀粉,很難徹底解決念珠菌問題。因此,也發現自己有七顆銀粉補蛀牙的填充物,當下立即請生物牙醫將之替換成較安全的樹脂牙材。

因此,我吃有機、椰子油、無麩質穀類,以及清除掉銀粉都已經有二十年的長久資格了!

在執行此飲食的同時透過莎莉費倫小姐本人與她的成名著作<滋養的傳統>,而且也接觸到普萊斯牙醫師的經典傳統飲食調查結果<體質大崩壞>,發現傳統原始部落飲食的特色與美式可悲飲食的絕然對比,以及天壤之別的身心健康差異,導致我努力尋求台灣祖先具有營養的傳統飲食食譜,不過我不是在漢族的飲食上得到寶藏,反倒是從不同原住民部落的飲食方法得到與普萊斯牙醫師的發現相吻合的印證飲食方式。

當然,鄰近台灣的琉球群島飲食方法造就長壽者,況且氣候與食材是最接近的,西方、非洲、南美洲、極地的氣候與我們的飲食差異太大了,所以琉球飲食也是我觀摩學習的重要對象。不過,琉球長者的靈性與群聚生活所帶來的長壽好處也不該被忽略。

在研究其他食療法之際,飽受彼此間矛盾說法的困擾,讓我率先跳脫出來營養框架的食療法是閱讀到賴諾史丹奇克的<強力飲食法>一書,了悟到非常細嚼慢嚥才是食療法的王道,我自己也曾體驗到細嚼到慢嚥與呼吸交叉出現的類似入定現象,感嘆人體的奧秘與未經探究的潛能。

賴諾還有介紹我根據三型體質的飲食法與日本長壽飲食法(粗食的重要性),進而看到法國的???博士用直覺攝取身體喜悅的食物故事,才了解到直覺式飲食法是最符合個人的根本飲食法之一。

所以,粗食與適合自己體質或當下身體需求的食物,在有意識地細嚼慢嚥下,可以發揮極大健康效用。

在治療疾病上,純蔬果汁變成口服性的營養點滴。我是二十年前因與德國以色斯醫師與美國希爾布蘭登先生的接觸而得到難以言喻的洞見,了解到胡蘿蔔汁對身心的療效,無大量纖維素的蔬果汁對消化道飽受摧殘與肝臟新陳代謝低落的癌症患者有很大的幫助,當然碘劑、消化酵素、咖啡灌腸、小牛肝汁,以及一些關鍵營養素的補充,再再讓病人獲得更多的助益。

從水分子與zeta potential的研究,我得知所有蔬果汁中以胡蘿蔔汁是分子最細的。

我也利用對葛森療法的深入瞭解,比對瑞士布魯斯飲食療法、荷蘭摩爾曼飲食療法,以及北美的分子矯正醫學的營養療法等等,歸納出幾個重要飲食關鍵。其中之一是消化酵素的共同使用,不論是口服的或食物本身的消化酵素,都是利用來幫助腸胃弱的病人實施良好消化。

從無麩質飲食,我踏上無食物過敏原的旅途,剔除掉奶蛋麵粉等許多對自己身心無益的無良食物,從而發現無過敏原飲食與法國???無黏液飲食有異曲同工之妙,而現代功能性醫學的食物急慢過敏原檢測與腸道功能的完整檢測,進一步精準勾畫個人化的飲食架構。

現代人吃很多小麥製品,因此攝取很多麩質,麩質的麥膠蛋白在分解過程可以產生十五個具嗎啡肽作用的胜肽,所以不僅極具上癮力,還會壓制自然殺手細胞,所以對癌症的逆轉無從助益。癌症病人真的要忌口,特別是小麥與其他具麩質的製品。

從三型體質飲食法,我連結了阿育吠陀的三型體質、凱利牙醫師的交感副交感平衡與匹配葷素雜三型的代謝飲食法,而自然醫學醫師大達摩與營養博士蘿拉鮑爾的血型與過敏原的相互關聯,進一步讓我對天生體質與飲食建立更精準地的配對方法。

在對食物過敏性的免疫反應研究上,我又深入去理解所謂反營養素(甲狀腺腫物、生氰甘、植酸、草酸)對人體的干擾,也跟傳統飲食中,對種子、堅果、豆類、穀類要實行浸泡、催芽、發酵來幫助消化與吸收做出連結。

凱利醫師大量使用消化酵素的做法,結合我對明朝劉太醫七分養三分治的腦部廣木香山楂調養配方,動物實驗證實廣木香可以從腦部促進食慾,讓我可以從身腦上下雙管齊下的恢復消化功能,也算一種中西合璧的食療方法吧!

除了消化酵素之外,當人日益年長,胃酸日益消減之際,吃飯時要執行飯水分離的原則是非常有幫助的,吃飯不喝水或湯,胃酸才不會被過度稀釋。布魯斯飲食法裡的蔬菜汁含有高量的甜菜汁,甜菜含有可生成胃酸的成份,加上日本人習慣在飯後吃一顆酸梅,降低胃靡的酸度有助蛋白質消化,兩者皆針對保持胃酸有所貢獻。但是主張飯水分離主張吃含麩質的烤餅就不是我贊同的,所以自己要有所取捨。

此外,劉太醫幫助消化系統復原的幾樣膠質高湯又與傳統飲食中的大骨頭湯前後遙相呼應,可謂英雄所見雷同。以上言及的許多食療法都碰觸到腸胃道修復對治療慢性病的重要性,戴夫的防彈飲食也強調膠質對腸胃道的幫助。

我對腸道修復的全面認識一定要加上麻省理工學院辛奈芙博士的見地,她發現現代農業與園藝濫用的除草劑雖然不會直接傷害人體細胞,但是會殺死腸道益菌,改變整個菌叢生態,對人體造成間接傷害。因此,對除草劑的直接與間接避免接觸是改善腸道健康的重要一環。

另一方面,我也見識到斷食與全生食的療效,也聽到許多對斷食與生食的微詞,讓我思索如何去調節正反意見之間的巨大落差。

我發現許多學員在牙齒問題整治大致完全後,自律神經完全可以負荷斷食所帶來的壓力。甚至我也接觸到斷食的極致<食氣>方法,一種古代有記載的餐風飲露的神奇現象。

關於調整生食的寒暑性,結果我想出增加油脂就是降低生食寒性的最好融合因子。當我把生瑪卡粉或星星果粉與優質的星星果油做成抹醬,油讓粉的營養素吸收更好,粉的抗氧化物讓油更不容易被氧化,讓兩者的營養素都有加成的效果,也讓食物的寒暑性得以調節。

此外,坊間對葛森療法屬吃素的見解有些誤解本意,葛森療法使用的小牛肝汁與傳統中醫的吃腦補腦、吃肝補肝又是古今相呼應,況且傳統飲食中也非常重視內臟肉,再再說明吃乾淨動物的對應內臟會有助於病人的相關器官的健康恢復。所以,有腦神經病變者吃腦臟器可以補充DHA、神經酸…等含量高的腦部脂肪酸,提供細胞修復的建構材料。葛森醫師認為癌症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所以喝小牛肝汁與做咖啡灌腸有助肝臟恢復運作,葛森醫師不是主張吃素的。

葛森醫師主張的十三杯蔬果汁雖然偏寒性,但是他的正確療法有添加含碘的魯格試劑在胡蘿蔔汁裡,碘會促成甲狀腺素的生成而提升基礎代謝率,因此中和蔬果汁偏寒的特性。不正確的執行有成效的食療無法證明其無效,否定其既有功效。

最後,當我實施生酮飲食時,我已經對很多油品進行廣泛的研究,了解其特性與可能的食療效用,所以我不只是用生酮飲食常提到的少數好油,我提倡根據季節、健康功能與需求使用更多種的好油來搭配適配的食物。

旅遊與旅居多國的經驗也讓我開拓飲食的眼界。在美國居住期間,我愛上吃生菜沙拉的習慣,也了解到生食對食物本身的消化酵素做保留。

回到台灣,為了吃當季當地的食材,我根據節氣,組合了當季的蔬菜(特別是野菜)、水果、魚獲的食材表,方便自己覓食。為了認識野菜,也跟原住民學習,甚至粗淺了解一下野外求生的方法。拜訪宜蘭不老部落而吃到發酵的山豬肉,印證了傳統飲食中一定有部份動物性食物是生的的特。生動物性食物的維生素與其他養份不會被烹飪所破壞。

吃多野菜以後,我也開始研究美國與其他地區的野菜,在加州聖塔夢尼卡市的農夫市集,我發現莧菜、馬齒莧、皇宮菜…,台灣也有的野菜,我也見識到台灣癌症病人靠吃野菜恢復健康。 讓我開始思索這些雜草是否是天賜的各地共通良物?

台灣也出現不少食療法,各有千秋、各有成效,但是都屬於少油少鹽的範疇,還未達到高油脂、生酮的境界。不過地瓜葉與紫蘇葉的解毒能力、紫蘇油的抗敏消炎能力、神奇中草藥的治病能力…都是我學習到的食療好方。

總之,我現在每到一個國家就會開始探究當地的野菜、野味的食療功效。

到了南印潮濕悶熱氣候與簡陋生活機能條件下,讓我對香料的傳統(藥性)使用大開眼界,讓我展開開拓療效醬料的食譜創作,天天食用椰子相關食材,也讓我興起在葛森療法的胡蘿蔔青蘋果汁中加上椰奶,等於讓葛森跟生酮飲食做了一小部分的融合。今天在科學研究結果發現,椰子油對癌症不是屬於中性或有益的油品,不像n-6脂肪酸高的植物油屬於有助腫瘤生長的油種。

印度香料變成人類健康寶藏,在於咖哩裡的薑黃被德國科學家發現有利粒腺體運作,而黑胡椒可以大量增加薑黃的吸收率,兩者對許多粒腺體出差錯的疾病與癌症有所幫助。

對超級食物這樣議題的研究,讓我發現像秘魯瑪卡、秘魯星星果、西伯利亞沙棘果、寧夏枸杞、印度辣木…的一些共同特性,這些食物通常是生長在生存艱鉅的環境下,而且有些是百年的老欉,根部非常深入地層吸取微量養份。我也將這些超級食物加上不同種油做成抹醬,增加多種微量營養素的攝取,並與生酮飲食結合。

一路學習摸索上,出現許多顛覆我傳統營養學思維的時候。我原本滴酒不沾的,但是被酒莊莊主反駁說,習慣適量飲酒者鮮少得病後,喝紅酒可以排毒,我深入研究分析喝葡萄酒的好處,最後我搞清楚了箇中奧妙:喝紅酒的好處是被誇張的行銷手法,但是酒精本身是任何酒的最主要化學成份,而酒精本身確實真有一些醫療療效,一杯60cc的15%酒有九公克的乙醇,可以讓腦部的汞從腦部移動到肝臟,肝臟的毒素畢竟比腦部容易透過膽汁排出體外,紅酒的白藜蘆醇要有療效,要喝到三瓶,所以乙醇與白藜蘆醇之爭,很明顯酒精佔有絕對優勢。

在酒莊飲酒酒酣耳熱之際,我又學到超級優質的雨林紅茶可以解酒,避免駕車被警察伯伯開酒駕罰單,其實就是紅茶的高量礦物質與茶多酚加速新陳代謝分解乙醇,讓我了悟原始腐植土壤裡的營養素具有神奇的力量。

任何根深的植物,不僅蒂固,而且營養素比一般同種植物豐富。加上,生存環境的溫差大時,更造就營養素的儲存與植化素的生產,讓這種環境生長的食物變成超級食物。

此外,因為多方學習,讓我最終回歸到保留更多營養素的低溫與慢火烹飪,放棄了高溫熱炒、醬油滷製、精鹽醃漬…等會產生毒素的不良烹飪方式。烹飪炊具的選擇也是考量因素之一,烹飪加溫來源也是當注意的能量因素,微波爐因為會破壞營養素,所以已經放棄超過二十年以上。

在南印,我與古印度悉達醫學醫師討論食療,慢慢在療癒莊園種植可食用的當地野菜與葉菜類。

在美國,我與有三十年廚藝的主廚郎恩討論食療,交換烹飪經驗與食譜背後的食品科學,開發出有創意又營養的新食譜。我們覺得防彈咖啡與防彈飲食的防彈(bulletproof)一字有對抗的意義,而醒悟(enlightening)一字比較有意義,這種醒悟的防彈飲食不僅會消炎祛濕減重,還會讓(腦神經)細胞再生,可能也會讓幹細胞複製繁殖,甚至可能可以讓人開悟,確實具有多重的意義。我不會以陳氏飲食自居,我覺得醒悟飲食才是正確的命名。

慢慢地,我對營養食物、香料與中藥材、食用油、烹飪方式,融合出一套適合廣泛大眾的飲食生活需求方式,這本小冊子的滋養部份就是多年探索食療的結晶。

消化系統的重要性在於許多古今中外的醫師發現,疾病往往是在病人消化系統失常後產生的,消化系統的問題不是吃的東西不對,就是吃的方法與心態不正確。要恢復健康因此也不能不重視七分養三分治的前提。

要吃的對,就要重視食材的安全與來源,現代飲食裡,有很多錯誤的食用油,造成身心失調,反式脂肪是人類在食用油上最大的錯誤發明,其攝取量的遞增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遞增,六十年後我們終於要禁用反式脂肪了,但是熱炒還是會氧化不飽和脂肪酸生成反式脂肪啊!

腦袋高含量最高的脂肪酸是DHA,一種非常「柔軟」的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相對就非常「硬」的,所以反式脂肪高的腦袋瓜通常也硬梆梆。同樣的,物以類聚,硬梆梆的腦袋瓜也容易聚集反式脂肪酸,真所謂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最後,我要闡述一下有關消化系統的另一個面向,消化系統的好壞會反映出一個人對知識的消化與吸收程度,往往消化不良者也無法馬上吸收新知識,甚至會出現對新知的誤解。而飢不擇食者雖然消化力很強,但是會有吸收上的缺陷,即是缺乏辨識的能力,好的、壞的都吸收造成混淆。更深層的解析是,有些人好像錄音帶一樣,可以把新知消化與吸收,但是卻缺乏真正去正確實踐的能力,這是因為潛意識的信念造成施行上的偏失。